組織行為

把握 6 個 Right,讓你給部屬回饋有效又不傷人!

「如何給部屬回饋才適當」一向是管理階層最常提出的煩惱之一:該怎麼做,才能讓部屬既接納回饋,心裡又不感覺被否定呢?面對所謂「輕度回饋」,也就是單純給予建議;或者所謂「重度建議」,也就是要求部屬改進,很多人常常不知道該怎麼做。本次,我們特意選摘《麥肯錫最強團隊協作力》一書,讓曾任職於日本麥肯錫的作者三村真宗,與你分享他在麥肯錫內部學到的實用做法!

面試老看走眼多半不是視力的問題

今天被客人問到:「要如何減少面試時,常常看走眼的機率?」,我回答:「你以為是視力的問題,但事實上多是翻譯力的問題啊」,舉例來說,你以為公司需要的是「積極、擅溝通」(求職平台隨便都可以看到一大堆這樣的描述),我想問:請問「擅長溝通」到底是什麼意思?請問「積極」又是什麼意思?換句話說,你公司真的需要這樣的人的嗎?需要這樣的人究竟是要用來幹嘛?

主管不好當,管理階層需注意的「情緒勞動」

「我身為主管,碰到什麼事當然都要穩如泰山,即使內心有什麼擔心也不能讓部屬發現!」很多人做為主管,內心常有這樣的執著,因而把自己搞得壓力山大,然而,在哈佛心理學博士、常被譽為「EQ之父」的丹尼爾.高曼看來,這樣的「努力」卻未必能替你還有團隊帶來正向的影響。透過其著作《最佳狀態》這段摘錄,我們一起來思考管理階層的「情緒勞動」議題,並學習如何減緩情緒勞動造成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