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PM入門

入門「專案管理」前,先帶你搞懂「專案」是什麼!

到底「專案」是啥? 這詞可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解讀。 有些公司把行銷活動稱為專案、有些電信公司把購機方案稱為專案、也有保險業的「鍾愛一生平安久久專案」。 是的,這個字已經用得太過浮濫了。 為避免你是想了解電信專案結果來這裡翻了半天,最後罵聲連連的離開,我覺得應該要先好好定義一下到底甚麼是專案。 我們所稱的「專案」,指的是為了【要產生一個獨特的產品或是為達成一目標,在特定時段中將各有專精的人聚在一起所做的活動】。 尺度小的可能只有三兩人,在幾天內達成 (如籌畫一場郊遊烤肉的活動)。 尺度大的可能參與者多達數千數萬人,花費數月甚至數年才達成。(如建

好的Schedule該有什麼呢?

我始終相信,PM最好的朋友絕對是一份正確且精細的排程。 這是因為一份思慮周詳的Schedule(*)將能涵蓋專案最核心的三個元件,也就是:範躊、時程、以及成本的資料;而有經驗的PM甚至可以將合約重點、請款條件、品質需求、採購時程、人力調度都考慮並排進Schedule中。 這東西將是專案執行中,對內對外溝通的一個重要媒介。 甚至我深信,當大家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把五大程序這類東西琅琅上口,並自以為讀過一兩遍PMBOK就是學會專案管理時,好與壞的PM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有沒有具備規劃Schedule的能力啦。 我一直在講好的Schedule,可是一

大師談「規畫」

"規劃"這件事可說是專案管理的核心精神,我和Joe也像老媽子一樣不斷在文章中倡導這個觀念。但說真的,我們還是常聽到一些話像是:"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抵不上老闆一句話!"或是"計畫就是拿來改的!"這類有點無奈,有點吐槽的心聲。其實。每次有人在我面前說這類喪氣話,我馬上激爆出大喊"燈光師,給我打大白光在他臉上"的衝動。受到這種莫名其妙個性的驅使,我上網去搜尋了一些長老們對於"規劃"這件事的看法,希望大家看了以後會覺得:如果這些偉人都認同"規畫"的重要,我想這裡面應該真有些甚麼,而不是聽Joe和Bryan臭蓋而已。

面對顧問,你該問些甚麼?

到底該如何選擇適合的管理顧問? 最近連續兩天被不同的人問到這個問題。幾年工作下來,參與了台灣和美國大大小小不同產業的專案管理顧問案,有時扮演客戶,有時自己就是顧問,是累積了一些心得,但千頭萬緒,不知從何下筆,還多虧這兩位朋友問起,讓我在回答的過程中,順便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才寫得出這篇文章。

專案管理哪裡最熱:四大海外就業市場調查

對多數人來說,取得像是PMP這樣的專案管理認證主要就是希望有更好的職場發展。美國專案管理協會(PMI)發行的期刊(PM Network)中有一篇報導,針對四個國家在專案管理專業的需求及發展作一介紹,這裡摘錄一些內容,讓大家可以和國內的現況作一比較。雖然數據是針對金融風暴前的統計,但我認為還是有相對性的參考價值。

利害關係人管理一之 畫押的迷思

自己回顧起來,專案生涯中最輕鬆的一段,應該是我剛畢業時參與的案子,也就是高鐵台中段的建造案。 輕鬆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當時的工作非常單純。 所謂單純並非指專案好做。 工程建築案一樣有其技術上複雜之處,但好處在於工程專案的「需求」往往都很清楚且具體。 這是因為土木工程界對於專案管理這檔事情概念已經較成熟,各承包商或是業主對於本身分工很清楚,合約執行上也都很明確。 若自己不設計只是負責施工的,別人會把施工圖交給你;就算有包含設計,需求也多是一開始就談定的,照著規範與業主要求,都不致於會出現奇怪的結果。 所以大部分的事情只要秉持著「照合約」、「照

專案管理與生涯規劃

最近在紐約認識一位新朋友,他是台灣來的留學生,畢業後留在這裡工作。他最近對PMP專案管理認證很有興趣,想說服他的主管資助他取得證照,他一聽說我是從事專案管理顧問的行業,於是就跟我聊起了相關問題。這些也是我在台灣擔任講師時,許多同學共同的疑問。 專案管理對我的工作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