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品經理職場談】 — 真需求 vs. 偽需求中,我們談到需求蒐集後,必須透過謹慎的分析,才能避免掉入偽需求的陷阱。那完成這一步,現在手邊都是「可以做的」需求時,我們怎麼決定哪些做?哪些不做?和優先做什麼?
曾經有段時間,我常會面臨到一個尷尬的狀況:不缺需求,但是迷失在眾多需求中。覺得這個需求很緊急、那個需求也很重要,想實現的需求很多,但每次迭代的開發資源有限,不可能一次全都做完,所以,這時決定需求的優先級就變得非常關鍵,不然團隊會不知道各項事務的輕重緩急,資源和精力都無法集中在最重要的目標上。
那麼該如何定義需求優先級呢?每位產品經理可能都有不同的排序原則:
- 按緊急程度,越緊急、逼得越緊的越優先;
- 按開發先後順序,前置項的優先;
- 按需求方的職級,老闆的需求優先;
- 按產品經理自身的判斷,我說了算;
- 按開發實現的難易度,簡單的先做;
- 按項目排期的進度,按部就班;
- 按業務實現後的貢獻度,價值高的先做。
上述的方法並沒有對錯,因為在不同的情景和產品階段下,評定需求優先級的標準可能都會有所差異。比如說我們在一家外包公司,那可能是按排期和客戶重要度來排序; 又或是我們在老闆超級強勢又有想法的公司,那需求可能就是Boss說了算。
但撇開這些因素,回到產品的核心來說,「我們怎麼更好地實現產品的業務價值」,這才是第一衡量指標。
做好這三件事 評估需求優先級?
那從什麼角度來衡量需求和業務價值的相關程度呢?我覺得回答這個問題前,要先明確清楚我們最終想實現的產品願景,這個就像是北極星一樣,在一片黑暗中指引我們該往哪裡去,該怎麼抉擇。
我會建議思考和規劃的順序如下:
第一件事:制訂產品願景和定位 ➡ 決定哪些是核心要關注的事情
第二件事:檢視產品的生命週期 ➡ 決定該階段要使用什麼策略
第三件事:排產品需求的優先級 ➡ 決定達到每個里程碑的節奏
舉個例子,電商平台的核心功能是用戶下單購買商品,所以從瀏覽商品到加入購物車,完成支付並建立一筆訂單,這就是業務的主流程,也是需要時常關注和優化的部分。但除了主流程之外,也會有許多衍生的分支流程,像是退換貨處理、商家貨款結算等,這時就必須根據產品所處的生命週期,來決定優先順序。
比如在產品發展階段,重點考慮新用戶註冊和留存率,那可能良好的購物體驗更重要,所以必須先保證退換貨流程的順暢; 又或者在產品成熟階段,這時平台有大量入駐的商家,結算效率低導致管理成本提高,所以訂單結算流程的改進就必須優先處理。
接著簡單分享評估需求優先級常見的兩種方式:
1)KANO模型法(用戶視角):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興奮型需求
KANO模型
KANO模型是東京理工大學狩野紀昭教授在1979年提出,從需求實現率和用戶滿意度來衡量產品需求的優先級,核心概念是:產品實現不同類型的用戶需求,所產生的用戶滿意度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主要將人的需求分成三類:
1)基本型需求
是屬於用戶認為「必須要有」的功能,產品具備此類的功能,用戶會覺得理所當然,如果缺乏,用戶會覺得非常不滿意,引發抱怨和投訴 ; 但如果具備,用戶也可能不會因此感到滿意。
例如:汽車需要正常能夠行駛、冷氣空調需要正常製冷、餐廳要能提供餐點讓顧客飽餐一頓、行動支付App要能夠順利付款結帳等。
2)期望型需求
是屬於用戶認為「有更好,多多益善」的功能,如果功能超出用戶預期越多,則滿意度越高,這類需求是用戶可以清晰知道的。
例如:商店提供優惠活動,當折扣越多時,用戶感到越開心 ; 行動支付App顯示各筆帳單紀錄,方便用戶記帳管理等。
3)興奮型需求
是屬於「驚喜,Wow!」的功能,這類需求是用戶無預期的,當提供這些出乎意料的功能時,用戶的滿意度會急遽上升,從而提高忠誠度。
例如:酒店特定為新婚夫妻準備特別的禮物和升級套房,以表示祝福 ; 電商送貨時附贈適合顧客膚質的知名彩妝小樣等。
基於以上不同需求類型的特性,可以按照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興奮型需求來排定優先級,即一輛車需要能正常行駛,才會進而考慮到它的外觀和車內的舒適度,如果再有自動駕駛就更好了!
所以可以想想目前我們負責的產品需求,它是屬於哪一類型的呢?用戶對於它的預期是如何?做和不做對用戶滿意度的影響又是如何?就知道該怎麼安排投入資源了。
2)四象限分析法: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緊急
四象限法則
所有的事情我們可以依照「重要度」和「緊急度」兩個維度來歸類,重要度優先於緊急度,關鍵在於我們怎麼衡量事情有多重要和多緊急。
我覺得可以問幾個問題:
- 這件事不做的負面影響程度有多大?
- 做了可以帶來什麼效益?
- 是不是現在一定要解決?
- 有沒有更適合的時間點?
- 有沒有更急迫要解決的事?
例如AI智能測膚系統,我們區分了幾大功能模塊:商家管理、顧客檔案、皮膚檢測、測膚報告等,假設只有一個月的開發時間,一定是優先做最重要的核心流程,即「從檢測到報告展示,同時必須確保皮膚算法的精確度和穩定度達標」,其中,緊急的任務包含要能完成軟體和硬體的聯調、照片上傳到雲端進行皮膚庫檢測等,在建立專業的測膚體系後,下階段才是完善顧客檔案的查詢和商家自主管理。
以下附上需求池的模版給大家參考(可依據個人習慣和管理效率來做調整):
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團隊的資源也是定量的,平時就常會聽到開發大哥或設計師們說:「那麼多需求這個迭代做不完啊~給個優先級吧!」
所以,產品經理需要能合理的安排需求優先級,確保每個迭代做最有價值的事,這項任務非常具有挑戰性,也考驗產品經理對於產品方向和節奏的掌握度。我的建議是多花些時間思考「產品核心價值」和「用戶使用場景」,會更好的幫助我們判斷每個需求的優先級囉!
原文轉載自 青鳥誌 | 陪你學習成長每一天 的文章 【產品經理職場談】 — 如何定義需求優先級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