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觀察到團隊的氣氛不太對勁。
當我經過大家身邊時,感受不到一絲的活力,並且每個人的臉上多少都流露出疲倦感,儼然就像個機器人,面無表情、日復一日地在工作。
為了深入了解原因,某天下班,我約了幾位核心成員在一家餐酒館吃飯聊天,想知道大家是否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難,只見其中一位夥伴嘆了口氣,說道:「每當我滿腔熱血的想要把手上工作做好,卻遭受其他部門的阻礙,我就會感到很沮喪,最後只好被迫放棄,工作也就越來越沒動力。」
原來是跨部門協作遇到了難題!
的確,我們身處在組織內,各職能部門都有各自的責任和權力邊界,當一件事情必須要通過協同多個部門才能完成,而主導方又推不動相關部門配合時,即使方法策略再清晰,最終還是落不了地,這個時候任何管理都不會有效。
如果我們去問員工:「你會先考慮獲得什麼利益,才決定是否合作嗎?」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回答:「我們都是同事,當然會幫忙囉!不會計較這麼多,所以不會先談利益。」
但實際情況是,表面上一片和氣,嘴上說沒問題,一旦開始執行時就推三阻四,甚至還故意找麻煩,為什麼同在一家公司,想要大家齊心合作這麼難呢?
部門協作難,是因為沒找到共同的目標和價值,只憑藉信任和人情遠遠不夠。
回歸到人性,其實很簡單,也很現實,就是沒有利益捆綁,就沒有足夠動機,這裡指的利益不一定是金錢,也可以是願景和價值觀,泛指一切共同的目標。
Group和Team的差別在哪裡?主要就在於有沒有共同目標。
Group是團體,成員目標可以是分開的,可以獨立工作,而Team是團隊,具有共同的目標,任何成員的行動或決定都會影響其他成員,大家通過合作來有效地完成工作,取得共同的成果,是雙贏的局面,因此,跨部門一定要有共同目標,才會成為團隊,有共同利益,才能談協作,而這給管理者的啟發是:我們必須重視多方的利益分享,因為在職場上,員工不是純粹來交朋友的,更多是想在努力後獲得自己應有的報償。
這裡舉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打造共同目標的重要性。
記得有一年,老闆決定要開拓公司的新業務,希望除了APP的廣告收費外,也能面向品牌客戶提供軟體開發服務,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要設計To B的業務模式,並且拿到足夠的訂單,實現業績目標,看似很美好的策略,但問題是,誰要為業績負責?
一開始,公司指定產品部必須要為業績負責,我們來進行產品的設計和開發,若涉及算法研發,就和AI實驗室提需求,產品上線後,協同銷售部門進行售賣,但是,對於AI實驗室來說,每一次研發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如果我們拿不出實際的市場訂單,他們害怕辛苦了半天結果是做白工; 而對於銷售部門來說,他們賣廣告遠比賣定制化軟體來的輕鬆,所以這個產品被當作是吃力不討好的業務,沒人想去推廣,因此,跨部門的配合非常不順暢,我們的業績也遲遲沒有起色。
後來,為了推進新業務發展,公司將各部門的利益進行綑綁,產品部仍舊要為產品和業績負責,但同時,AI實驗室也有對應的業績目標,通過支持產品部的需求,從每筆訂單中分成,而銷售部則針對定制化軟體,給予銷售人員的提成比例更高,激發大家的銷售動力,若是達到年度的業績目標,則所有參與部門都會有豐厚的獎金。最終,通過制定跨部門共同的目標,每個人都更加主動積極,相互支持,衝刺業績,在這過程中,也自然形成戰友般的情感,強化了部門間的信任關係。
所以,想要解決跨部門協同問題,其中的底層邏輯在於:找到共同目標和共同價值,管理者必須思考,對於每個部門來說,他們可以獲得什麼好處?怎樣的利益分配機制才可共創多贏?當管理者做好這項工作,才能真正形成跨部門溝通的橋樑!
最後提醒一點,我們要避免單純通過爭吵或是打人情牌的方式,來解決跨部門協作問題,因為這將難以形成長久穩固的合作關係,同時,也會給下屬帶來更多執行上的不便和麻煩,甚至是跨部門之間更複雜的人際關係。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