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做了什麼計畫,往往都趕不上變化,外在環境的人事物有很多我們無法單純掌控的部分,如果要說我們真正可以掌控的是什麼,那就是我們能「選擇」持之以恆,無論遇到任何意外,一個好的目標能堅持下去,那麼最終會有好的結果發生。
我自己有許多這樣的「持之以恆」經驗,像是「電腦玩物」持續撰寫了 17 年的時間,因為長期的分享,累積了許多的讀者與成績,也建立起自己獨特的防彈筆記法系統。《高效人生工作法圖解》這本書和趙胤丞老師一起撰寫了兩年,我們並非總是在最理想的進度上,但也因為我們都沒放棄,最終完成了獲得許多讀者好評,也挑戰自己沒有做過的作品形式。
生活中我一直持續著很低度的運動與健康飲食習慣,雖然沒有到鍛練出肌肉的強度,但起碼在每年健康檢查中保持沒有紅字的狀態。學習上我可能跟很多大量閱讀的朋友有落差,但也沒有放棄從各種管道吸收新知,讓自己也總是在工作生活中有所成長。
寫筆記的時候,我能夠輕易翻出那些我持續改寫了五到十年以上的筆記內容,針對一個目標、一個主題、一個習慣,不斷在一則筆記中反思更好的做法,紀錄改變的過程,最終讓這則筆記成為我成長最好的印證與參考。(延伸閱讀:筆記,累積的效應,2024 開始撰寫我們的第一則 10 年筆記)
我是如何能在這麼多事情上持之以恆呢?
2024/8/1 更新:新書 QA 活動影片分享,與《高效人生工作法圖解》直播問答筆記
2024/8/18 新增:高效就是成為「長期主義」執行者,我的三個關鍵思維與心法
真正的持之以恆,是生產力配速的平衡
我的持之以恆,可能不是來自於傳統認知的時間管理或自律,而是來自於幾個「生產力配速」的技巧。
很多朋友看結果,會覺得我很自律才能做到這麼多事情。但我的內心卻不覺得自己是自律的人,甚至常常在跟拖延掙扎,正因為如果,我才需要技巧來幫助自己。
通常當我們想要持之以恆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往往會開始設計一個固定的「時間表」,然後希望自己能夠「自律」的根據時間表去做到要做的事情,但我的經驗卻是:正是這樣的設計,導致我們無法在時間分配與自我效能間找到平衡,反而更加無法堅持下去。
因為真正的持之以恆,其實不是時間表與自律的問題,而是跟我的動力不足、身心疲累、卡關瓶頸有關,必須跟自己妥協,善待自己,找出效能的平衡點,而這就是「生產力也需要配速」的原因。
大多數人面對目標,其實都難以抱持長久的動力,更不可能總是保持高強度的工作狀態(持續這樣反而對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我也是。所以當誤解了「持之以恆」的真正方法,反而會陷入設計出需要長久動力、高效狀態才能維持的時間表,於是自己也就更加無法堅持。
這時候,我們需要為自己的生產力配速。
這篇文章分享我的 4 個生產力配速技巧,幫助你在高壓環境中找到持久的動力,學會在工作與休息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
生產力配速 1:兩分鐘立即做點什麼,設計任何時候都能展開的行動
當我煩惱著到底還能不能繼續堅持運動習慣,抗拒著今天的運動計畫,然後發現自好像已經錯過了運動時間時,我就讓自己不如做個兩分鐘的波比跳也好。
當我疑惑著部落格文章的下一個題目還沒想好,懷疑著自己能不能寫完,然後又發現自己錯過寫作時間時,讓自己不如就打開筆記,花起碼兩分鐘把現在的想法打出來。
放過自己,停止如果沒做到 100 分就要放棄、就要下次再來的想法,接受今天的自己只能先做到 60 分,甚至 30 分,但明天或許可以進步到 40 分、 50 分、70 分,起碼做了,就不是 0 分。
而且你會發現,「兩分鐘立即做點什麼」反而會幫助自己在很多時刻都能展開行動,不一定要完美環境、充足準備下才能開始,這樣的「兩分鐘立即做點什麼」,往往就是讓一件事情可以持之以恆的生產力配速技巧。
分享一個自己的真實案例,我無法每一天總是維持著一小時運動,也無法每一天都有兩個小時專注寫作時間。但生產力配速就是允許自己用「兩分鐘立即做點什麼」的方式,只要有持續推進,也能告訴自己做得很好。
兩年多前,我在筆記系統中開始了一個健康記錄的筆記。不知不覺,這則筆記我已經持續更新了兩年以上。在這則筆記中,我設計了一個表格,表格中有一個記錄每天運動的欄位。(兩年前我有分享過這則筆記的範本,兩年後我依然在實踐:有效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的一則 Evernote Notion 覆盤筆記範本下載)
我刻意地把「兩分鐘立即做點什麼」設計到具體的行動中,關鍵在於,我不只把它當作一種心態或想法,而是真的設計到具體行動中。
我沒有把表格設計得很複雜。我只是在運動欄位每天設計五到六種可以做的運動選擇,有些需要一個小時、有些需要 30 分鐘,有些可能 5 分鐘內就可以完成。我告訴自己,如果今天很忙,或者今天很累,我可以勾選其中一個最簡單的項目,但這樣我就能繼續維持每天有做一點運動的習慣。
我也透過這樣的「兩分鐘立即做點什麼」的行動選擇設計,提醒自己生活中無時無刻都有動一動的機會,只要立即做點什麼,不一定要準備周全才能開始。
我必須老實承認,確實有不少時候,我勾選的是那個最簡單的通勤散步走路(大約 30 分鐘),或者晚上回家做個簡單的健身 App 運動(大約 10 分鐘)。但是,也因為這樣的持續,讓我很多時候更有動力去進行一次晨間的慢跑,或者在下午傍晚的時候做一個高強度的運動。
結果,不知不覺這兩年多的健康運動紀錄「從來沒有間斷過」。我甚至已經養成每天一定要打開這則筆記的習慣。如果當我打開筆記的時候發現上面的任何運動項目都還沒有勾選,我就會告訴自己今天在睡覺之前起碼要做個健腹輪,或者是打開健身 App 做個簡單的地板運動也好。
這個持之以恆的健康運動紀錄習慣,幫助我保持相對比較好的體態和健康,雖然沒辦法因此練出六塊腹肌,但也達到我需要的運動目標。
生產力配速 2:用累積實驗達到足夠強度,才能堅持到最後衝刺推進
有時候規劃出完美的目標反而更難持之以恆。轉換一下心態,告訴自己就從慢慢累積開始,反而能夠更有效地堅持下去。
不過累積也要有一些技巧,如果是很發散的累積,那麼有可能「永遠都在準備階段」。
所以關鍵在於,不能只是累積資料、想法、知識,要累積「實驗」的成果。
累積什麼?決定了我們的累積只是累積,還是我們的累積就是持之以恆推進目標。「實驗」就是會動手試試看,產出一些不夠好的版本,但也有一些有效的內容,於是我們真的有在推進,而不是只在準備,那麼有一天這樣的「累積實驗」會幫助我們突破瓶頸、解決問題,在真正需要衝刺的最後階段,有衝刺的本錢。
分享另一個真實案例,就是我跟趙胤丞老師一起寫了兩年的《高效人生工作法圖解》新書,在這個過程中,當然「絕對不是」我們排出了一個兩年的寫作計畫,然後每個月穩定的推進進度,最終順利完成這本書。事實上,我們本來打算 2023 年就完成,結果這本書到了 2024 年才推出。
我記得那時候一開始要做時,我們都很興奮也很有動力,覺得一本可以介紹各種生產力技巧的書一定很棒?沒想到真的做下去,才發現在如何詮釋?如何呈現?如何才對讀者有幫助上?每個環節我們都卡關,都有不同意見。
但是當我們面對這樣的瓶頸時,我們沒有繼續堅持原本時間表硬把結果生出來(一定品質不好),但我們也沒有說那大家回去繼續研究研究(這可能會研究到天荒地老都沒結果)。
我們所做的是開始各種實驗測試的累積,我們先在 Podcast 中嘗試分享各種生產力方法,看看能聊出什麼不同的頭緒,測試怎麼討論更有趣?什麼樣的論述更有啟發?是要平實的介紹方法論?還是有更好的介紹結構?我們在這個實驗期,慢慢累積出了一個未來放到書中的結構:「掌握心法、立刻實踐、進行反思、解決問題」,而這也是我們覺得自己可以提供給讀者最不一樣的詮釋,我們要做的不是別人的方法論的摘要,而是自己的實踐方法中發現的那些更重要卻隱而不顯的技巧。
上面這個實驗,就花掉我們半年以上時間,但也累積出很多方法論中屬於我們獨到的解釋與操作方式,這是未來書籍很重要的核心內容。
(下圖是我的寫作筆記上,各種階段的累積實驗大綱,但用 Evernote 的大綱縮合功能,讓大家看到結構,展開後則會是每階段實驗累積的各種行動與素材內容)
後來這本書還做了很多的實驗,包含怎麼設計圖解的實驗?怎麼串聯不同方法的實驗?怎麼排版能更像是生產力百科的實驗?我們就在這些不斷實驗的累積中,雖然一直沒有做出最終結果,但終於達到一個足夠的強度。
然後在 2024 年重新提案這本書後,獲得許多人支持,希望我們在上半年就推出,而這時候我們只剩下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只是這時候,我們有前面實驗累積下來的足夠成果,讓我們可以「相對輕鬆有信心」的做最後衝刺,完成最終目標。
這整個兩年專案的過程,我們並非總是在衝刺與趕時間,大概 80% 的時間我們都是在累積實驗,只有最後 20% 的時間進行衝刺。
但正是有前面的累積實驗,反而幫助我們獲得最佳的成果與品質,在衝刺期能真正專注在組合這些內容與完成上,還能兼顧許多行銷與行政任務。
生產力配速 3:低強度執行、高強度完成,更長久維持高產能狀態
我自己維持了 10 年以上的「進攻型行事曆」方法,核心概念是為一個要完成的任務,在行事曆上畫上多個保護日,以每一天推進一兩步行動的方式,分成多天逐步推進,讓自己更有餘裕,而不是一口氣想完成。
一開始這是幫助我彈性的保護時間,後來我慢慢發現在自己的生產力實踐中,也是給我自己的一個配速表。在這樣的配速週期中,我會讓自己前期進行「低強度執行」,後期推進「高強度完成」。
在「低強度執行」階段,可以更容易利用零碎時間,克服時間不緊迫的低動力,但也正因此在相對不緊張階段,用快樂實驗與思考的心態,讓自己更容易激發一些好的想法。
在「高強度完成」階段,只需留下一點專注時間,就能利用緊張感,把前面快樂階段的新想法,刺激自己發揮潛能,設計出更具體落實的方案。
而這樣對我許多需要顧及細節、創意思考,也有完成時間壓力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更進一步的,之所以這麼多年來都還能「維持」兼顧課程、部落格、正職工作的狀態,也和這樣的時間分配有很大的關係,讓我不致於因為總是高強度的工作而燃燒殆盡,反而有更多低強度執行狀態可以作調適,於是也這樣持續維繫了十數年的高產能狀態。(延伸閱讀:5 個翻轉行事曆用法的高效率思維,我多年累積的管理日曆實踐)
(下面圖片來自新書《高效人生工作法圖解》對進攻行事曆方法的圖解)
例如我要完成一堂課程,畫出了五個工作天,每天推進一到兩個行動的進攻型行事曆進度。通常我前三個工作天會採取可能比較輕鬆的行動,例如先規劃一個基本大綱、把之前課程可用簡報與演練文件複製並修改、先思考並寫出特殊案例的演練流程。
然後在最後兩天,才會把這堂課程特殊演練的案例設計出來,或是做一個更深入的課程細節練習。
前面三天對我來說的行動是比較「低強度的」,所以我可以更容易利用零碎時間來推進,雖然這時候離課程時間還有距離,時間的驅動力不足,但因為行動強度也不高,每個行動只需要半個小時,所以還是有辦法驅動自己去執行。
而且這些「低強度」行動通常是相對快樂的行動,他們可能是發揮想像力的大綱企劃,可能是還有餘裕可以試試看的小實驗。所以我的進攻型行事曆的前期就會讓自己在這些低強度行動中「保持推進」,壓力不會太大,但也不會因此沒有進度,甚至常常在這個階段產出一些緊張階段無法出現的好想法。
然後到了最後兩天,離課程任務要完成的時間更近了,開始有時間的緊張感驅動自己,這時會需要留下更完整的時間來進行「高強度」的完成。不過因為前面低強度階段的推進,讓我這個階段也可能真的只要留下一個小時專注時間完成案例設計、一個小時專注時間完成細節演練即可,因為前面的大綱、簡報、流程思考都在各自半個小時低強度階段完成了。
透過進攻行事曆幫我做生產力配速,讓我前期用相對輕鬆自在的方式推進低強度執行,後期也只要留下一點專注時間就能高強度完成。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既能減壓,又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配速方法。
如果說,沒有前面低強度的行動,直接在最後一天完成高強度所有行動,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根據前面的計算,完成一個課程所有行動可能要四個小時左右,我必須在一天中留下完整四個小時來推進,首先我們可能沒有這麼完整的空檔與專注時間,一旦遇到意外干擾,就代表最後一天會更緊張,要熬夜加班才能完成。
而要在四個小時一口氣把上述行動完成,人難免會開始想要拖延,在緊張階段會開始猶豫擔心,高壓情況下我們可能只會專注在「趕快完成」,也就是會犧牲掉那些創意思考的部分,沒有那些「快樂思考」的時間,這時候就算完成,也很難有更好的成果出現。
生產力配速 4:休息,才有餘力去思考下一階段成長
長時間全力加速的要求,往往無法讓自己持之以恆,除了反而產生更大的抗拒力外,就算心裡想要堅持下去,但身心的狀況不一定允許自己這麼做,更有可能先因負荷不了而倒下。
有些時候,當我發現自己總是在全力加速狀態時,會感覺到其實無法在這段時間產生更大的成長或新想法。
因為只能把注意力專注在處理眼前的事情和行動,雖然是完成了,但其實沒有其他時間去做更多的沉澱、發想、反思,反而更有可能逐步被掏空。
所以我也很在意「休息任務化」這件事情(延伸閱讀:把休息放入你的待辦清單:在累了之前開始休息),不只要刻意設計、規劃那些想要持之以恆的目標,也同樣要設計自己的休息。
我自己體會到的「休息任務」有兩種。
一種是平常就要適度的安排各種休息任務,讓自己除了有壓力的專案外,也可以投注在一些無壓力但有趣、有成就的事情上。關鍵是休息任務要有一定要樂趣和挑戰,我的感受是這時候身心可以轉移對原本那件高壓力目標的注意力,新的注意力投注,可以讓自己放下緊張的神經,減少一直對某個目標的煩惱,並且有機會反而產生原本目標的新想法。(延伸閱讀:為何休息後更焦慮更沒動力?可能我只是在打發時間)
第二種是當自己遇到低潮、挫折,或者心裡特別累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可能更加自責無法持之以恆的推進目標,但不妨反過來,就為這樣的自己設計好好休息一下的任務吧!當你覺得需要休息的時候,不妨就給自己一個真正的休息時刻。如果擔心工作會停滯不前,就用前面的兩分鐘法則推進重要專案的一點點進度就好。
這樣既能讓自己得到充分的休息,也不會完全放棄推進重要事情。這可能是幫助我們保持長久動力,並且在面對各種難關時,避免自己陷入絕境的最好方法。
我們可以進展得慢一點,可以有一些糾結,難免偶爾停滯不前,但不要退出比賽,即便是微小的進展,繼續前行也會帶來更好的成果。(延伸閱讀:設計「停戰領域」與「行動邊界」,我建立健康時間管理的小秘訣)
但或許正是這樣的「讓自己休息一下」的健康想法,比起一開始充滿勇氣決心的計畫,更能夠幫助自己喘口氣後,持續一點一點地往前推進。
反思自己在某些事情上之所以可以堅持下去,甚而愈做愈好(寫部落格、運動習慣、親子溝通),並且是持之以恆長達數年的時間,而非只是完成一個短期專案,往往都是因為我自己在這件事情上沒有用理想化的方式要求自己,反而是正視自己的弱點、缺陷,找到適合自己的兩分鐘行動、先累積實驗,在實驗中不斷修正與思考,在低強度的執行中默默的準備好高強度衝刺的狀態。
並且,也要能正視自己需要「休息」,有時候選擇放下,有時候要離開自己一定在做的事,在這個休息轉換的過程中作更多的覆盤與改變,然後可以更好的回到繼續下去的道路上。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