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聽過80-20法則,這法則描述資源分配極度不平均的現象,例如80%的財富被20%的人所擁有(事實上可能更為極端)。而讀過PMBOK的人,對於品質管理這一章提到柏瑞多圖(Pareto Chart)應該也有印象。這兩項發明,都來自同一個人,就是義大利的經濟學家柏瑞多(Vilfredo Pareto, 1848-1923)
柏瑞多出生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爸爸是一位土木工程師,算是當時的中產階級。柏瑞多在40歲之前,原本也是一位鐵路公司的土木工程師,但一方面基於自己對數學的興趣,另一方面他對當時義大利政府的種種經濟箝制的政策相當不滿,因此逐漸走向經濟學與社會學的領域。1886他開始在佛羅倫斯大學講學,自此他的重心逐漸由工程轉移到經濟學的領域。他的研究方向比較偏向於計量與個體經濟學,比方說他最為人所知的80-20法則,就是基於他在1906年發表的一項統計和觀察:義大利80%的土地,被20%的人所擁有。
柏瑞多的研究,後來由品質管理大師朱藍(Joseph M. Juran)發揚光大,也才有現在「柏瑞多法則」、「80-20法則」這些名稱。這位朱藍先生大家未必聽過,他就是和發明TQM(全面品質管理)的大師戴明(William Edwards Deming)博士同一時期受邀到日本,協助重建戰後日本工業的大功臣。後來日本工業的突飛猛進,尤其在品質管理上的非凡成就,這兩位絕對是關鍵人物。
柏瑞多法則的應用面很廣,不只是經濟學。像是在品管方面,我們常常發現80%的品質問題,可歸咎於20%的變數(80-20主要在陳述分布不均,實際上到未必真是這兩個數字),這也是PMBOK在品質控制這一章節提到Pareto Chart的原因。柏瑞多法則也常應用在銷售上,比方說,透過統計,我們會發現公司80%的營收是來自20%的客戶;一間便利商店80%的銷售額來自於20%的商品。我個人覺得這個80-20法則是相當有用的,因為它提醒我們凡事要先「聚焦」!不論是工作或是生活,當我們面對問題時,如果能先鎖定那關鍵的20%,集中火力來解決,往往會有驚人的效率作為回報。
不過所有的理論,法則,或是定律,都有其前提假設與適用的範圍,不能拿來無限上綱。比方說政府不能因為全國80%的稅收來自於20%的個體,就忽略其他人的利益。在銷售方面,近年來也有人提出與柏瑞多法則屬於反向思考的「長尾理論」,也就是在柏瑞多圖中排名比較後面商品,雖然每一樣占的比重很低,但因為種類眾多,且針對特殊需要的族群,累積起來的營收也相當可觀(想像柏瑞多圖拉出一條長長的尾巴)。這種現象套用在電子商務特別有感覺,比方說有人作過統計,亞馬遜書店高達40%的銷售額,是由買家在傳統書店買不到的冷門商品所貢獻的。
各位有什麼80-20法則的應用心得,不妨來分享一下!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