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術

寧可沒有 KPI,不要亂定 KPI

是這樣的,大多數(正常的)員工會把重心放在「被衡量的事」,至於沒有被衡量到的,可能就會出事。在沒有配套管理的情況下,你的 KPI 只有成本,那麼多半品質就會死掉,你的 KPI 只有品質,那麼多半效率就會死掉。你的 KPI 只有營收,那麼多半毛利就會死掉。

產品管理專家「PM 大叔」:產品經理需要懂技術嗎?不懂技術可以當 PM 嗎?

「我不懂技術、我是做業務的、我是做採購的、我是搞行銷的……」但是,「我想從事產品經理這個位置,有可能嗎?我該怎麼辦?我該怎麼入門?我該如何準備?」「技術」兩字是對許多想成為產品經理朋友心中的一道門檻,這裡提供兩大建議參考:第一,對於多數未具備技術的產品經理來說,首先,你除了要先熟悉所屬產業的專有名詞(術語)、產業發展趨勢之外,還需要養成廣泛閱讀的習慣。

關於新產品開發:你認識 BRD、MRD、PRD 這三大文檔嗎?

新產品開發在多數公司都是極機密等級的專案,通常只有核心成員可以知道,這種「只可意會、無法言傳」的低調方式,不僅造成人才斷層、培養不易,要是 Key Person 整體出走,公司營運勢必大受影響。過去經常承接某單位主管離職後的空缺,就任後才發現工作交接的文件,不僅內容不詳盡,還有很多事項未交待,也找不到相關資料,即使打電話去問,也是推說:「已經交接了,內容都在離職清單的文件上。」最後,只能一步步將「破網」補起來。

產品經理該怎麼處理灰色地帶、模糊不清或未定義的問題?

想寫這篇文章,是因為這幾年工作下來,被不少人問過各種產品問題 : 怎麼寫 PRD、怎麼開始重新設計一個產品、怎麼跟需求端打交道,仔細回想後,發現這些問題看似難以歸類,但說到底,或許都是因為原本沒有一套規則或模板可以參考,當事人必須自己重新打造,所以才會有種無頭蒼蠅的無助感。

寫筆記,是擴展思考的引擎,而非只是記憶的系統

多年前,我在書上有一句話很受讀者喜愛:「記住,讓我們下一次做得更好。」多年後,持續了夠長時間的筆記系統與習慣後,我開始感受到,真正的力量不是來自記憶的整理系統,而是來自「寫筆記」這個當下行動自身。寫筆記這個行動,就會開始擴展我們的思考。

《12週做完一年工作》選摘:提升效率必學!以 3 類「時間塊」排定每週行程

美國開國元勛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說過:「我們只要顧好每一分鐘,歲月就能顧好自己。」這是明智的建議。實踐此一智慧的挑戰在於,一天之中總是會有事情冒出來,你沒有預料到的事,而這些事會占用你寶貴的分分鐘鐘。試圖減少這些干擾的做法,效果通常不太好,而且可能比單純處理這些干擾還更難。在我們看來,成功使用時間的關鍵,就是有意識地使用時間,這並不是試圖消除這些計畫之外的干擾,而是每週預留固定時間,專門用來處理具策略性的任務,我們稱之為「績效時間」(Performance Time)。

5 分鐘的晨間待辦清單整理,從混亂到掌控的生產力習慣

當一天事情很多很亂時,兩個小動作,可以幫助自己獲得更有掌控力的一天。第一個小動作是:每天早上花個 5 分鐘回看一下待辦清單,確認今天的重心,幫助自己減少混亂中的失誤,在繁忙中掌握關鍵,並且懂得取捨,知道如何停止。第二個小動作是:一邊處理事情,一邊把各種意外行動記錄到待辦清單,讓自己可以隨時回顧在忙什麼,即使亂中也有序,避免空忙。以免一天最後結束時,忘了自己做了什麼重要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