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品經理出海工作的優勢與劣勢

台灣產品經理出海工作的優勢與劣勢

【本文出自產品三眼怪實驗室作者Nana Chiang】

2019 年的台灣網路業產品經理調查報告指出,有大約三成的台灣產品經理有出國唸書或者工作的打算,原因不外乎想要追求個人職涯與薪資條件成長等等。雖然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海外求職變得十分困難與不確定,但身為幸運能夠在海外學習的產品經理之一,還是想來分享出海三年對於台灣人自身優劣勢的一些觀察,作為(希望)明年疫情轉好後大家出海參考之用。

本篇文章討論的優劣勢主要適用於受西方文化影響的工作環境中,例如歐美國家、部分新加坡(非中資)公司、甚至在台外商等等,但不一定會符合中國印度等東方職場文化。畢竟國情文化、產業類型等等其他不同因素也會影響所謂的優劣勢,以我目前經驗或許無法面面俱到,還請大家見諒。


Photo by Nana ;)

在分享優劣勢之前想說明一下,其實會有這些優劣勢並不代表台灣人天生就是絕對的優秀或不足,其實影響台灣產品經理優劣勢的原因我認為大多是和大環境的期待與國情文化有關,理性勿戰!以下就讓我分項說明一下:

台灣產品經理的優勢

1. 負責任抗壓性高

更精準來說是「跟歐洲人比起來抗壓性高」,但跟中國、印度或美國這些競爭激烈的國家比起來則不一定唷。我跟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合作過後,自己認為台灣人的民族性是非常在乎工作成就也還蠻使命必達的,和新加坡人「怕輸(Kia su)」的性格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對於歐洲人來說,好好生活與和家人朋友相處的時光也非常重要,因此不是所有人都會把追求工作上的成就放在第一順位。

產品經理是個包山包海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這個職位必須為了產品的結果(Outcome)負責,也因此每天的會議多、瑣事多、碰到需要向上層交代成果的時候更是壓力山大!因此我覺得能在高壓中冷靜處理事情的能力是格外的重要。

2. 執行端接觸廣

如果你看了幾篇台灣產品經理的職缺說明,再看一下海外公司的職缺說明(以臉書為例),應該不難發現,在台灣職缺說明都將執行端描述的很詳細,很多都會提到「撰寫文件」「控管進度」等細節,而海外公司則多使用「領導」「驅動(Drive)」等字眼來形容產品經理和團隊的關係。

台灣新創與中小企業多,老闆常常也擁有一大部分的產品與策略決策權,在這樣的環境下,產品經理的角色大多側重專案管理或 UX,偏重於產品開發的執行端。不只寫 PRD,從 Wireframe 開發、測試、客服甚至產品營運都會有接觸,而非只有產品策略與商業面。此種訓練的好處是讓台灣產品經理對於產品開發有全面的了解與實際操作的經驗,對於切入海外的小型新創公司或擔任公司第一位 PM 的情境會有幫助。

另外,就我所知現在依然有許多公司的設計師角色是偏側重「介面設計」,因此與其搭檔的產品經理也須負責 UX 使用者經驗設計的部分, 若你是這樣的產品經理,出海時可以考慮選擇 UX 比例吃重的產品經理類型(例如 B2C 產品經理)也會蠻吃香的。

3. 熟悉華人文化 / 亞洲文化

這一點應該不須多加說明,基本上由於我們從小生活在這樣的文化中因此相對歐美人士更了解亞洲文化的眉角,因此對需要進入亞洲市場的團隊會是一個優勢。同理,若有特定的產業知識和經歷(例如熟悉雙邊平台,熟悉旅遊產業等)在尋找海外工作時也會加分。

台灣產品經理的劣勢

1. 使用數據做決策的機會較少

雖然近幾年來數據分析、AB testing 在台灣的討論度很高,但是從開始寫文章分享後我就發現台灣產品經理能夠實戰運用數據決策的機會不多,可能因為公司尚無完善收集數據、設置系統、又或是尚未將這件事情放入決策流程流程中,導致產品經理們就算了解方法也苦無機會實作。

海外的公司大多把數據分析能力當作產品經理基本功的一部分,若沒有實際操作的話在面試過程就會非常吃虧。

2. 不善於自我表達或向別人「說不」

亞洲文化在全球文化中屬於偏向較有階層意識的文化,也因此通常在組織裡面下屬會以老闆或主管的指示為重,除非是極度不合理,不然不一定會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加以反駁,這樣的「服從文化」某種程度也降低了讓我們獨立思考或反駁的空間。

相反的,許多歐美國家都認為衝突是一件好事,所以常常可以在會議上聽到大家公開辯論,在這樣的環境中也需要訓練自己多多思考、表達自己的意見,不要被以前的溝通習慣或文化給限制住。尤其產品經理被視為團隊的領導者,需要站出來表達想法的場合特別多。

在台灣的文化中,從小我們在學校就不喜歡表現的跟別人不一樣,長大後,我們也可能覺得「跟老闆說我做不來或不想做」是幫自己扣分的表現,如果太直接的拒絕別人的要求或一直有不同的意見可能會是「難合作」的對象。所以通常主管老闆指令下來,大家不會有太多異議,更不可能在公開場合提出來大吵一架。

但歐美文化的職場中溝通表達相當直接,他們期待你能有你自己的想法、如果是不一樣但是合理的意見更好!我自己就是標準的「在會議中不太發言但是在一對一時可以侃侃而談」類型,這類型的人其實在海外工作時不是很吃香,這部分需要花時間鼓勵自己:會議前先思考自己的觀點、會議中積極聆聽別人意見但適時表達自己的想法、勇敢當個有價值的異議者。

3. 產品與商業策略的訓練不足 / 缺乏長期視野

相對於上面所提到的「台灣產品經理經常是執行達人」這點來說,相對的,其實也造就了大家對產品與商業策略接觸較少的一個劣勢。「產品策略與商業策略」這個技能,在台灣有可能要到資深產品經理的等級才會磨練到。

在我的經驗中,通常海外公司對於產品經理一職的期待是對於產品成敗結果負責的人,產品經理被給予的責任不只是「把專案做完做好」而是「讓產品成功」,在這樣的期待下,產品經理自然會需要把時間花在了解市場、產業、用戶行為、商業模式、公司策略與願景,除了當季 roadmap 以外也要思考下一季甚至未來一年的整體策略,簡單來說就是著重策略面多於執行面,比起花時間思考「為什麼」,更多時間花在思考「怎麼做」

我在出海之前,光是忙每天的日常工作和救火就團團轉了,更是從來沒有想過「產品願景」這件事也不懂它的重要性,但出海後獨立負責整塊產品領域,當自己的領域和其他團隊有相依性(dependencies)的時候,才了解產品策略和願景對於處理團隊和團隊之間的衝突和合作如此關鍵。

老實說我經過這三年的海外職涯後,依然覺得自己是商業意識(Commercial awareness)偏弱的產品經理,有的時候我會刻意去閱讀產業新聞、或是閱讀不同公司的商業模式分析報告加強自己的知識,也推薦大家可以這麼做,讓自己對於市場保持一定的敏銳度,相信這也會對日常工作有所幫助的。

...

最後我想補充一些我的內心話,我知道有些朋友在看了台灣 VS 海外環境的比較之後會被激勵因而產生努力的動力,但也有些朋友看了這些分享後,反而會覺得無比焦慮或有深深無力感,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感受我很抱歉,這絕對不是我的本意。

我想再強調一次:這些優劣勢都和大環境有關,而且是具有相對性的,畢竟如果外國人想要來台灣擔任產品經理,台灣人的優勢就是他們的劣勢了,或許外國人會覺得自己執行面太弱,無法符合台灣企業需求,也不懂文化的眉角,正在努力融入呢!所以不需要覺得自卑或無力。但如果以上分享對你有一些些幫助,就當作是自我充實的一些方向也無妨。

海外求職時如何利用台灣人優勢,降低劣勢?

以上提到的三大劣勢和台灣職場的大環境有關,如果你的職場環境也無法讓你從工作中學習到以上的技能,我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試著先多閱讀相關文章或書籍培養概念,一但獲得機會實際操作(side project/面試練習)就可以慢慢練習加強,面試前也可以藉由找人模擬面試來訓練應答技巧。

初級產品經理的話,我會建議在海外求職時直接尋找 APM (Assistant PM / Associate PM)或者 PM trainee program,這類型的職缺門檻較低,比較專注在problem solving skills 和學習速度,而且進入公司後會有相對完善的訓練和資源來協助你成長。不瞞大家說,我三年前去新加坡時就是從產品經理降回 APM 的等級,一開始我還覺得有點納悶(因為我在台灣已經有兩三年左右工作經驗),不過進去之後我立馬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拼命改善各種缺點之後,其實不到一年就又回到了產品經理職等。

資深產品經理的話,大概也不需要我建議了(笑),基本上就是尋找需要瞭解亞洲文化或者和過去經驗相關的產業或產品,我實測過後真的覺得有大加分!若你在執行端了解夠深夠廣,也可以試著找找規模較小的公司,這樣的「全端 PM 技能」我相信是非常有利的。

如果有資源和時間可以唸書,近幾年也有些學校開設產品經理課程,例如 CMU 就有 Product Management MS,學習過程中應該就能好好訓練自己補足劣勢,雖然我周遭還沒朋友去唸過,但我相信這也會是一條可行的道路,提供給大家參考。
 

作者簡介|Nana Chiang

一個之前在新加坡、現在搬到荷蘭阿姆斯特丹工作的台灣產品經理。希望可以透過一些經驗分享,增加產品經理相關繁體中文內容。


本文轉貼自:產品三眼怪實驗室 3PM LAB原文連結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