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小故事

工作壓力與焦慮如何釋放?有四個階段的紓壓步驟

前陣子剛剛寫完新書,即使是自己再熟悉的主題,但寫一本書的過程依然還是很有壓力。諸多問題像是:寫到卡關?寫得不滿意?截稿時間?很多其他任務同時進行?都會不斷的累積焦慮。雖然有時候,壓力、焦慮累積到一個程度後,也有可能刺激我們激發更好的想法與行動(這是真的!)。

【新手主管成長日記】打造你的團隊階梯,讓團隊成長力突飛猛進!

我們有一套做事的方法和價值觀,藉此造就了突出的績效,進而被晉升成管理者,這時候,我們容易想用同樣的框架去套用在團隊的做事方式上,認爲照著做就會成功,就會有好的成績,而忘了它不一定適用於團隊內的所有人。

這2件事沒做好,「敏捷式管理」將難以發揮功效

日前與前來邀課的客戶進行課程對焦會議,根據 IT 主管說法,IT 單位已自行實施敏捷式專案管理方法好幾年了,照理說,這個組織對於敏捷式專案管理的手法應該已經相當熟悉,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卻還有這麼多的痛點,並且痛到下定決心尋求外部顧問的協助。我想,客戶的組織不是缺了兩個重要角色,就是這兩個重要角色因某些因素(如組織結構設計)而無法發揮應有的功能。

【專案管理書摘】明明很認真,為何工作常常不能如期完成?時間管理專家建議,從「把任務分三類」做起

你有沒有這樣的困難:明明有心想把所有事情都做好,卻發現時間根本不夠,搞到最後部分專案或任務只能「差不多就好」?反觀另一位同事,相同時限內產製出的東西比你更完整,老闆甚至還大大讚賞他一番……。碰到這樣的狀況,很多人只能摸摸鼻子回到座位,想著大概自己技不如人吧。不過,真的是如此嗎?很多時候,這種差別並非來自能力高低,而是在相同的時限內,你如何最大化你的產出和成果品質。

向電影中的大壞蛋們學專案管理

在電影的事件裡,邪惡的大壞蛋身邊總是有不少跟班及擁護者,並且總是有源源不絕的壞點子,靠著縝密的規畫將主角逼到絕境。舉凡哈利波特裡的佛地魔、博派變形金剛的老對手密卡登、蝙蝠俠的死對頭小丑,或是復仇者聯盟的薩諾斯,為何這些壞坯子總讓人恨得心癢癢,卻又不得不佩服他們的能耐?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也許,我們應該學學他們管理的能力。

主管熱血訂目標,團隊成員卻完全無感,怎麼會這樣?成功主管都該避免的2個誤區

無論是KPI或OKR,每次我在上與目標管理相關的課程時,在選擇目標上,我都一定會叮嚀大家:「我知道你們想做的事很多,但最好是以三項為主,最多同時不要超過五項。」為什麼呢?原因老生常談,大家可能都想得到。當然就是每個人的時間和資源有限,若要同時分散到不同的目標,很可能顧此失彼。當每個目標能得到你的注意力和投入有限,那麼很可能每件事都無法真正做到位,自己就會乾脆都放棄好了。

找對教練,導入敏捷方法的幫助更明顯!理想輔導者該具備的3項特質

「老師,上課前,我以為 Scrum 很簡單,自己上網看就好了,根本沒必要來上課,今天上完課才知道,原來還有這麼多實務上的眉角(台語)要配,敏捷方法才會有明顯成效,而且,這些都是在網路上沒看過的!還好當初我沒有拒絕老闆派我來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