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小故事

3-2, 骨氣、角色扮演、與安全感

就在「那位女性」正準備要回答我時,沒想到坐在我旁邊的那位老人家插口說話了。 他就是剛剛我一坐下來立刻跟我抱怨被丟在這「荒涼」角落桌的那位新娘的某個叔公或是某個舅公。 他插嘴說道:「風行草偃怎麼行呢? 隨風搖擺不是沒有骨氣啦? 做人怎麼能只看風向來選擇要做這不做那呢? 這是不對的、這是不對的!」 『啊!?』,聽他這沒頭沒腦的一頓教訓,我還真是傻眼了。 停了半晌,我才又能開口說話:『阿伯,風行草偃也不完全是壞事吧? 何況,誠實本來就是該做的事情啊? 現在是誠實還能因此被肯定,沒比這更好的了吧? 我要是Eric高興都來不及了。 這樣怎麼又會不對呢?』

3-3, Beyond the Point of No Return

「那天下午的高階經理會議我其實是有參加的」,那位女性開口說到。 我本來正要接話,但覺得好像不適合打擾她,所以急忙把剛到口邊的話又吞了回去。 等了一會兒,她才又靜靜的開口:「那樣的會議,Alex每次都需要一個人在旁邊幫他紀錄、遞資料。 有時候臨時需要甚麼文件時還得回辦公室幫他找來。 這種會議,有時候助理比主管還辛苦。」 「也這麼剛好,Alex的秘書那天請假。 所以我那天早上剛回到座位時,他就過來跟我講說下午要跟他一同參加那場會議。」 聽到這裡,我疑惑的抬起眼。 同時我還不自覺得半舉起右手、食指有點遲疑的在身前舉著,想問又不知道怎麼問的好:「所

3-4, 下去就浮不起來了

「所以,沉沒成本到底是甚麼意思呢?」,坐在隔壁的老伯提出這樣的問題。 對面的「那位女性」… 或許現在應該稱呼她為Catherine了吧? 她倒是搶先開口說明。 我因為對整件事情知悉甚少,想繼續多聽聽她講的東西;此外我也希望趁這時間自我釐清一下,所以在那當下,我就只是靜靜的聽她對老伯解釋。 她對著隔壁的阿伯說到:「簡單的講,沉沒成本就是之前已經先花掉的成本。 可能是花時間去做一件事情,也或許是金錢方面的投資。」 「之所以叫沉沒成本,在於那些東西都已經用掉了、都已經拿不回來了。 所以無論當時投入了多少都不該讓它影響到之後的決策

3-5, We don't have a choice

不知不覺,我自言自語了起來:『唯一的問題,只在於那是甚麼而已…』 聽我這樣的自言自語,Catherine挑起眉毛疑惑的看著我。 我把思緒很快的整理了一次,然後又開口問道:『在哪前後,你們公司是有發生甚麼大事嗎?』 Catherine還是疑惑的看著我。 我搔搔後腦的頭髮:『我的意思是說,也可能不是因為案子的緣故。 也可能是因為公司有甚麼不得不為的難處? 所以只能硬著頭皮做下去、去賭案子最後會成功?』 她恍然大悟,然後俏皮的一笑問說:「變成過河卒子嗎? 可是案子不是還可以停損? 合約也明明有解約條款啊? 應該沒有這麼逼不得以非得做完?」 我皺皺眉

凌亂的真相 vs. 圓滑的謊言

前幾天看到美國前國務卿鮑爾(Colin Powell)說的一句話: 領導就是解決問題。當屬下不再告訴你他們的問題,就是你不再領導他們的時候了!(Leadership is solving problems. The day soldiers stop bringing you their problems is the day you have stopped leading them.) 我不知道你感覺如何,但當我看到這句話,包括再度寫下來的當下,我是全身起雞皮疙瘩,就像第一次聽到蘇珊大嬸唱歌時一樣!而且,這句話讓我回想起一段往事:

專案管理與政治運作

專案成功與否,跟評鑑外送比薩其實差不多,就是要快、要好、要省!要快:30分鐘一定送到,不然送你一張折價券;要好:龍蝦鮑魚口味都不稀奇;要省:買大送大送烤雞。這三個條件,在專案管理的語言裡,就是時間、成本與品質,也就是所謂的「專案管理金三角」(Triple Constraints)。基本上,專案得靠PM在這三者間完美協調,才能晉升成功。就像是「電視冠軍」節目裡面常出現的雷達圖一樣。不過,有經驗的PM都知道,成功的專案,幕後往往有隻重要的手,不僅左右專案的成敗,甚至主導了專案是否順利誕生。

超激婚禮規劃實錄 - 勝犬必讀!

最近電視上聽到來年是孤鸞年,有些情侶打算趕年底結婚,我對民間習俗的了解只有冬至要吃湯圓,夏至要吃刨冰的認知,不過倒是想跟大家提提我印象中最符合”專案管理”精神的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