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專案的時程預估,我常常碰到一個提問:
「Joe,我參與的專案因為過去從沒做過,所以很多工作的預估沒辦法精準。這樣排程不就沒意義了嗎?有什麼方法能提高工期的預估程度嗎?」
有做過工期預估的人,恐怕心裡都有想過類似問題吧?
但我得說,大家對於工期預估這檔事,常過度把重點放在「提升預估準確度」這部分了!但準確度其實沒有大家想像的這麼重要。
倒不是說準確不好,而是就真實狀況而言,我們對於「預估」能提升的信心程度其實是非常有限的。畢竟專案的特性就是獨特。你就算這次能提升預估,當下次的需求不同、客戶的類型不同、或是有任何新元素加入(如用新材料、或是用新的元件模組、用了過去沒合作過的供應商、有新人加入團隊、以及其他一千種原因),都會大幅地打亂你的預測能力。而且專案的工作很多,每一個工作的少量預估落差,累積起來最後整體的預估精準度「一定」是不佳的!
所以我一向的建議就是:「不要花太多心力想讓預估有很高的精準度。有50%的大致把握就夠了。因為既然我們都用『預估』這兩個中文字了,就代表其中有很高程度的部分是猜測。就算是找來專業技術人員來做 Educated Guess,別忘了那也還是Guess。」
有人看到這邊可能就會問:「如果預估就只是猜,那排程不就一定不準?我要一個不準的排程做甚麼呢?」
這倒是整個概念裏頭大家最該扭轉的地方:做時程預估的主要目的,是讓我們在專案面臨變動時,對於怎麼調整有一個比對的基礎。能精確當然很好,但不精確不表示就不能用。
不精準,是哪裡有用?
這概念是這樣的。假設你最近要去東京旅行,雖然過去從來沒去東京過,也對東京一無所知,但你還是可以做個簡單的旅行排程。
又假設你因為工作忙碌,能去玩的時間只有週末兩天。而這趟行程你又有好多地方想去。你可能最想去的是三個地方:淺草寺的雷門、皇居、還想去吃和牛燒肉。所以這計畫得「根據核心需求來安排時間」。
雖然你對於每個景點確切會逗留的時間毫無概念,但你還是可以做個簡單的排程:週六的中午到東京,下午去淺草寺、晚上去吃和牛燒肉,星期天早上去皇居、下午搭飛機回台北。
甚至要更妥當,你還可以拆解得更細。比方說週六12:30到東京,13:30希望搭上捷運,14:30到淺草寺,18:30去燒肉店排隊,21:30離開餐廳,22:00到旅館。
上面有幾個行程可以預估得很精準。比方說從機場搭捷運到淺草寺要多久,這透過Google Map以及交通行程的網站可以拉出明確時間;當然,也有些行程可能無法預估得很精確,比方說要去吃和牛燒肉的餐廳,是不能預約只能現場排隊。所以到底要排多久?這當然不可能事先知道。就算看了幾個別人的Blog,你發現平均排隊時間是一小時左右,可是真去了現場,當天或許來了比較多人、可能碰到下雨、可能剛好有團客,所以最後排了多久這必然是無法猜準的。唯一你能做的是,就是既然過去有人排過一小時,那你也預估(猜)可能要排一小時。排寬裕一些總是不會錯的。然後你又猜進去餐廳可能會吃兩小時,所以總共安排了1+2小時。至於淺草寺你壓根沒去過,你也完全不知道會待多久,但是離吃晚餐反正有四個小時,那就暫定四小時。
最後排程出來,可能類似下圖
(簡單的東京行程Day 1)
這樣的規劃確實很不精確。但不精確就沒用嗎?當然不會。
這個簡陋的計劃最少還能提供兩個價值。
1.提醒自己
2.應對變動
提醒自己不難理解。有這計劃在手,在旅行的過程中你將知道接下來會發生甚麼,並比對自己的狀況。比方說,出海關到底有沒有延遲?還是其實順利的提早了?轉車是否順利?後面的行程需不需要趕一下?
應對變動則是另一個更重要的目的。因為當你實際在現場 (專案執行時),你突然發現淺草寺比想像的好玩,你想多待半個小時。照原來的計畫來看(下圖),如果要待久一點,後面的行程必然就會受到影響。
(上圖看出淺草寺如果多待半小時對後面有甚麼影響)
也因此,若你手上有這麼一個計劃,你就可以評估:
1. 我若逗留久一點,後面的行程會受到怎麼樣的影響?哪個可以趕一下?或是哪個可以根本刪除?
2. 如果後面行程更重要(若和牛燒肉絕對不能放棄!),那最後可能的結論是:不如放棄變動,別待太久,還是繼續照原本計畫吧!至於淺草寺這次沒看到的,我們就下次再來看(下一個版本再來優化)。
換言之,你手上先有一個計劃,碰到變化要評估時,才有決策的依據。但如果你毫無計畫,人就會傾向樂觀(沒關係啦,就多待久一點,只多花半小時嘛,後面不會有影響的啦啦啦~)。但過度的樂觀,之後通常都會失望。很可能最後就是壓縮了一堆行程,或是結果根本沒吃到自己最想吃的和牛燒肉。如果還一群人去,那肯定是吵吵鬧鬧大家不開心。
事實上,專案也常常有吵吵鬧鬧的狀況不是嗎?常常就是因為我們彼此對於「變動可能造成的影響」有認知上的落差。以至於你犧牲了我的權利,或是我犧牲了你的權利。雖然當下「相忍為公司」,可是矛盾與不快,還是在這過程中逐漸累積。
而且,雖然這次淺草寺玩的不痛快,但最少我也學了個乖,下次如果還有去東京,而且還去淺草寺,那我得到的教訓是:下次可要安排更多的時間!日後計劃的可行性也會逐步提升。
最後,我把上面那個東京旅遊的排程改了幾個字,下面這張圖有沒有就很像一個專案了?
(實際專案中做的排程也是同樣概念,讓我們方便看到變化的影響)
雖然這個專案規劃看起來顯然很粗糙,只有少少的幾個工作。但最少你會在面對變動時,一樣能看到變動的影響、一樣可以協助你提早示警、可以思考怎麼因應變動、可以凝聚共識、可以視覺化的解釋,所以就算一個粗糙的計畫在手,還是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溝通效率!
此外,也可能有人看了這計劃會說:「Joe,我們專案也有個部份是要做研發。但研發的新技術從來沒做過,我哪裡知道研發要多久?」排程另一個價值在於,如果你們有一個明確的上線時間,那你可以把所有「過程中該有的工作」卡入這個時間段中。如此,你最少知道自己有多少研發時間。於是你可能得從最重要的功能開始進行。至於產品研發若在過程中發現需要的時間超過預期,那你一樣也能示警、也能討論我們是不是做範疇上的調整、也能討論是不是延後上市時間、也能討論是不是能增加人力等等各種做法。但要有方案前,你要知道影響;而排程,就能收到這樣的效果。
所以專案跟旅行一樣,就算是沒做過的事情,還是可以猜。猜了,當碰到需要取捨時,你知道怎麼取捨。當取捨讓你覺得遺憾或是不舒服了,那下一次做類似的事情時,你也知道更合理的時間會是甚麼。你對於規劃的能力會逐步提升、對於取捨的能力會逐步提升、對於解釋給別人聽的能力會提升、對於安排緩衝的能力會提升、對於面對變動的能力也會提升。雖然起點是個不怎麼準確的預估,但誰都是這樣開始的、所有事業(包含旅遊)的計畫也是這樣開始的。
Photo by Louis Hansel on Unsplash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