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管理書摘】打上「問號」,卻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問題

【專案管理書摘】打上「問號」,卻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問題

在不同領域,有著各自對於問題的定義與解釋。

比方說,在數學領域中,問題是關於數學描述對象和結構的疑問。一個問題可以是具體的求解問題,也可以是一般的假設證明過程。在社會領域中,問題是指某類困境。比如說:貧窮、失業問題;如果解決了這個困境,就可以產生社會效益。

但是,在商業場景中,問題是指「現況」和「期望」之間出現了落差。

更明確的說,問題是來自於「現況」和「期望」之間的「差異」,而且這個差異有「待解決」的急迫性。在商業場景中具備這四個要素的問題,才會被視為是一個問題;反過來說,如果其中一個或多個因素是無法界定清楚的,那就不能稱為一個問題(見圖2-3)。
 


 

如果這個「差異」在我們的認知中是可以被接受的,那麼可能就不是問題,比如說隨機誤差或是設定好的可接受誤差。就像市面販售的飲料或食用商品可能會有「誤差範圍 ± 5%」的標示,代表著實際容量比標示容量多了或少了 5% 都是可接受的程度,不算是個問題;但如果這個差異超過我們可以接受的程度,那就會是個問題,而我們的目標就是想辦法將這個差異縮小到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在這本書中提到的數據思維,主要是為了解決商業場景中的問題,因此在書中所提到的所有問題,都會採用商業場景中對於問題的定義方式。也就是說,在面對一個初始問題,我們必須藉由釐清現況、期望、差異,以及是否待解決這四個要素,來界定出真正的問題是什麼?

當這四個要素都可以藉由數據的取得來清楚的描述,就代表著已經將初始問題轉換為數據問題了。同時,我們也會對一個數據問題有更清楚的理解與共識。

舉例來說,日常生活中常發生的「上班遲到」算不算是個問題?

有人會說,主管說沒關係就可以,主管說是問題、那就是個問題。如果你抱持著這樣的觀念,我想你可能永遠都抓不準主管的想法,面對各種問題也不懂得如何去思考,更別說找出真正的問題了!不妨就讓我們採用問題定義中的四個要素來檢視「上班遲到」這件事吧!

對於起床上班這件事,有的人期望是八點鐘起床,而現況也是八點鬧鐘一響就起床,所以差異不存在、自然也沒有待解決的問題。而有的人同樣期望八點鐘起床,但是現況是八點十分起床,有十分鐘的差異,不過只要在八點半之前出門就還來得及,雖然有點趕、但還不算是問題,因為還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

以前我有位同事阿文,他和別人都不太一樣。

他的期望是九點前抵達公司就好,而現況是每天拖到八點半才出門,居住的地方離公司又有段不短的距離,常常在九點壓線抵達公司完成打卡。阿文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不過他的主管可覺得這是個大問題,因為阿文到座位上都已經九點多了。主管眼中,阿文就是個每天遲到的傢伙。

雖然打卡紀錄上不算遲到,但主管的觀感上就是認為遲到。

你發現了嗎?同樣一個現象,因為對現況與期望的認知不同,對問題也會有不同的看法。阿文認為九點抵達公司完成打卡就好,而現況也只是偶爾沒做到,所以不是什麼大問題;但主管則認為阿文應該早一點到,最好八點五十分以前就在座位上了,但現況總是九點後才進到辦公室,每天都遲到也影響到了組織管理的紀律,這就是很大的問題。

現況、期望、差異和是否待解決,會影響我們看待商業問題的方式。而同一個問題,我們對於這四個要素,也未必有共識。

當你遇到一個問題,只要先釐清了這四個要素,大抵上就能掌握了問題的本質,也能轉換為數據問題來進一步思考。不過在真實場景中,我們往往會忽略了這件事,看到問題就急著找答案,或是憑直覺和經驗做出回答。

在大部分簡單、規律的問題下,直覺和經驗的確可以簡化決策過程,幫助我們做出判斷;但也可能因此犯下了謬誤而不自知,也會使得後續的問題分析與對策擬定偏離了正確的方向。

拿到問題就找答案,恐遇三危險

你知道嗎?企業主在尋找人才時,除了專業能力之外,更看重的是一個人的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能力。當你在解決一個問題時,如何思考與診斷問題也會影響他人對你的觀感與評價。

舉例來說,主管在部門會議上告訴所有同仁,因為疫情影響、市場消費疲弱,所以上半年至今的業績表現都不如預期,希望大家多努力、想出辦法來突破這個困境!如果你是在場員工之一,會如何應對這個問題?

小美說:「 既然是疫情影響、市場消費疲弱,那麼業績表現不如預期也是正常的現象。我們也無法多做什麼,只能做好手上的工作、共體時艱!希望疫情趕快過去,相信業績一定會好轉的! 」

說實話,小美的想法真的是美得冒泡,聽起來很正面,但實際上沒有任何建設性的建議。她把問題解決的責任交給了時間,彷彿自己已經盡力了,這些問題都與自己無關。更重要的,她對於主管所說的疫情影響、市場消費疲弱,以及業績不如預期這些訊息,絲毫不曾懷疑與確認過,甚至直接當作結論的依據。

阿文有些不以為然,接著說:「 疫情影響也有好一陣子,我們公司也一直在找尋對應方法,這個問題對大家都是一樣的;當初在設定業績目標時,也有將這個問題納入考慮才對。而且市場消費的疲弱,並不完全是沒有需求與消費能力,而是通路受到影響以及消費行為被迫做出改變。我們是不是應該蒐集一些數據驗證一下,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

阿文顯然對於主管所說的問題有些困惑,並提出了他的質疑。這是一種批判思考的態度,面對接收到的資訊抱持著懷疑的態度,而不是照單全收。

阿凱聽完小美和阿文的說法後補充:「 對!我同意小美與阿文的看法。我們應該先釐清現況,以及與業績目標之間的落差到底有多大?而這些落差到底是哪些因素造成的,是通路的問題、產品競爭力不夠,還是當初目標設定時就太樂觀了?這些因素又對業績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我們必須先確認這些數據,才能進一步找出課題、逐一解決來縮短這個落差。否則,之後還是會面臨同樣的狀況,而我們依然在這裡討論著相同的問題。 」

阿凱對問題定義有較明確的認知,知道先釐清目標、現況才能夠界定出問題是什麼,也能懂得先思考問題,而不是急忙下定論。更重要的是,阿凱知道如何表達想法讓大家聽得進去,而不是讓他人感覺到被質疑或否定。

我希望藉此案例讓你知道:當我們接收到問題時,其實有更好的做法!

發現一個問題時,無論是別人告知我們的,或是自己意識到的,接下來你會怎麼做?如果自己還承受得起,或許有些人會選擇逃避,直到問題的影響已經大到無法承受了,才會願意選擇面對;而有些人則是直接選擇面對。

在面對問題時,有些人會直接解決眼下的問題,看到什麼就回應什麼。比方說,每個月的薪水總是入不敷出,所以直覺的做法就是暫時省著點花、或是跟別人借錢,可能眼下的問題解決了;但是過一段時間,同樣的問題仍舊會再出現。在部分情況下,直接解決問題都能獲得成功,或者短暫的解決問題,但過一陣子問題可能又跑出來。

在商業場景中,這種方式可能不但無法解決問題,還會製造出新問題。

比方說,產品銷售業績不好,所以直覺想到多投一些廣告、增加行銷費用,還有降價刺激買氣;或許短期內可以看到銷售業績成長,但實際上並沒有解決問題,不但侵蝕了獲利、也損害了品牌形象,造成消費者對於低價的預期心理。長期來說,反而是製造了新的問題。

拿到問題就直接找答案,是最危險的思維模式!很可能會導致以下狀況:

一、在解決錯誤的問題

如果沒能理解問題的本質,就很可能會導致對問題做了錯誤判斷並做出回應,以為自己解決了問題,但實際上真正的問題並未被解決,還衍生出新的問題。不僅浪費時間和資源,最終也無法解決問題。

比方說,經營自媒體的人都希望內容能獲得更多的曝光與迴響,但不少人認為成效不彰的問題出在社群媒體的觸及率大幅下滑、標題不夠吸引人,因而選擇加大廣告投放的金額,或是在標題、配圖上下功夫做為解決對策,結果或許因此而提高了曝光與迴響,但真正的問題解決了嗎?我想答案不言而喻,而問題的本質應該是如何找到目標受眾、提供合適的內容。

二、只處理表面的問題

如果只是追求快速解決問題,有時看到的只是問題表面的徵兆,與實際問題可能存在差異。比方說發燒了就以為是感冒,想說吃退燒藥就好,只處理表面問題而忽略了真正的根本問題,可能是腎臟發炎或其他病毒感染而引起的,那麼問題很可能會繼續存在,並轉變為重症或其他更嚴重的問題。

三、無法達到預期結果

如果沒有釐清問題的本質,除了可能在解決錯誤的問題、處理表面的問題之外,最重要的是無法達到期望的結果。比方說,如果沒聽懂與理解客戶的需求,很可能開發出一個產品,最終卻發現完全不符合客戶的需求。

那麼,該怎麼辦呢?從問題診斷做起,逆向思考並釐清真正的問題。

確保真正理解問題的本質,或是打破既有思考框架、重新思考看待問題的方式,藉此發現更好、更值得解決的問題。這麼做不僅能節省時間與資源、提高問題解決的效率,也能拓展問題思考的深度與廣度,達到預期或更好的結果。
 


本文摘自樂金文化《高勝算的本事:用數據思維打造破局思考力》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