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藝術(七)之 降低流言、合適的訊息分享

人類一群聚多會相互分享消息。

這大概源自於遠古時代吧? 在那當時,交換訊息有助於提升生存的機率。 比方說哪裡有食物、哪裡環境產生了變化、或是哪裡有安全的庇護所。 至於現在,訊息交換還有助於彼此之間的感情提升,比方說分享誰跟誰走的比較近、誰升職了、誰有參與了哪些活動等等的各類「八卦」。

基本上資訊交換大多無害,也沒甚麼太大問題。

唯一值得擔心的,只在於萬一資訊交換變成「流言散佈」,那就會有點傷腦筋了。 舉例而言,可能公司發佈一項規則調整。 原本立意良善,但因為大家都不理解為何要這樣,而發佈過程也沒有溝通清楚,那可能會因為這些誤解造成大家胡亂推敲。 甚至因為這樣的猜疑與假設而產生衝突與敵對,那不就很可惜了?

專案上更是要千萬避免這種事。

因為專案常有時間及其他限制條件,大家都在高度壓力下工作。 如果有一些不必要的誤解造成小團體的私下流言,那更可能造成執行上的傷害。

很多PM常有的一個經驗是這樣的。 當案子進行順利時,誰都不會特別來管你。 但是當偶爾有個問題發生時,狀況就不太一樣囉。 問題可能都解決好了,但卻會因為訊息傳遞的快與慢,PM會突然遭受不同高層來關切。 每個主管都把PM找去問說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情?

有的高層因為一直知曉案子的狀況,大概說明後就沒事了。 但也可能有些人,因為聽到的消息轉手太多次,聽到的可能已經跟事實完全不同啦。 光是解說有時候他們不安心,還要你多提供報告或是其他數據證明。 這時候其實就會看出一個PM功力的好與壞。 因為如果一開始案子規劃的好、想的仔細,要報表或是資料其實多不難拿出來。 但相反的,若案子一開始規畫的不好,或是事情傳得太離譜了,要證明自己「清白」就沒這麼輕鬆啦。 因為手邊若都沒有相關數據、一切重做那就很辛苦啦。 尤其若時程壓力還很大時,還要為此多做些報告或是報表,這就讓人很困擾了。

那避免這種事情,一方面當然是盡量讓自己專案規劃想的透徹,該要的資訊都能很快統籌出來(換言之,排Schedule就要考慮之後要怎麼呈現)。 另一方面,就是盡量避免這類因為流言造成的麻煩事。 怎麼降低呢? 就是確保資訊能直接流通,而非靠小道消息傳來傳去。 問題越是立刻且直接的反應出來,越不會有這種傳來傳去最後每個人聽到都不同的鳥事發生。

上面舉例的那類流言還好處理,畢竟影響人數還少,最怕的其實組員之間的耳語。 比方說,誤以為有甚麼人力調整、覺得主管有私心、或是認為PM做了甚麼不當的決策。 這類流言會帶來恐慌、而且降低團隊士氣。 更會讓所有參與其中的人失去信任並不再朝同一個方向邁進。

如果事情是真實的,那有人害怕當然無可厚非;但若因為誤解、想像、資訊不足,造成了流言散佈甚至集體恐慌,那就完全不必要了。

但為何會有流言? 除了少部分的惡意捏造以外,大部分的流言多是因為「資訊不透明」。

像我自己就碰過幾次類似的困擾。 可能下達了某個命令,但這命令是為了解決一個暫時性問題的短期解決方案。 或許不完美,但最少是當時多方考量的一個相對最佳解。 但因為不完美,大家當然會有猜疑、也可能議論紛紛。 可是有時候大家只是幾個人私下討論。 雖然有猜疑、有不滿、有疑惑,可是並不主動出來詢問,只是大家討論後就做出了某個認知或結論。 這常常就會造成麻煩了。 因為那類猜測往往不正確,而源自於錯誤猜測做的結論更是與事實差距十萬八千里。

 

但這也不能怪大家。 因為當人掌握的資訊不相同時,資訊弱勢自然會到處探詢、猜測、作各類想像、並希望能藉此多了解真相。 而口耳相傳更是人類的天性,幾個都只有片段資訊的人湊在一起無法拼湊出全貌,反而會因為資訊的片段性,瞎子摸象的得出完全不正確的結論。 這就很傷腦筋了!

所以呢,降低流言、確保溝通管道其實也是專案負責人很重要的一個工作。 但杜絕流言最好的方法並不是讓大家更無知,也不是不准人談八卦;相反的,是要盡量把資訊公開揭露出來,另一個重要的,就是要鼓勵大家多上下溝通。

 

換句話說,案子上大家要盡量能開誠佈公的談事情。 這不但要是一個規則,更要能建立成是一種氛圍或是文化! 因為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往往真的只是因為不了解產生的。 像我,總是會一再強調「若任何人對於規則或指示不理解時,我其實都很願意加以說明」。 但饒是如此,我還是時常碰到很多猜測造成的誤解。 這樣都難以避免了,若PM根本不鼓勵團隊多詢問多溝通時,衝突與不愉快不就更容易發生了嗎?

再來是關於資訊公開這件事。 資訊公開並不是隨便公開資料。 一來,事情不免還是有機密的部分,未必甚麼事情都能毫無保留;二來,把一堆東西都塞給別人也不是有效的資訊分享方式。

如同我在「醜話先說、對事不對人那篇」有強調過,不管帶領甚麼事情,負責引領的人都要盡可能的確保溝通順暢,而且要在案子啟動前就應該思考下面幾點:

1. 誰需要甚麼資訊
2. 他們需要用甚麼方法了解
3. 需要多頻繁的知道

所謂誰需要甚麼資訊,指的是資訊層級的分類。 某些東西老闆該知道、某些東西Team Leader得知道、而某些東西則可能是所有成員該知道。 此外,問題發生了要先通報給誰、哪些問題要報告到哪一層級等,這也是要事先想好的。 甚至還要預先規劃,是否能以甚麼方式讓這些人可以輕易的取得? 資訊可能是被動的收取,也可以都放在一個集中的地方讓有需要的人可以主動查閱。

若不先想好,專案進行中,案子的負責人就一定會被大量的資訊淹沒,更無餘力去正確的判斷並「及時」讓所有相關人知道。 隨便舉例、東西做好了且存檔入庫了、東西Delay了、有人生病了、要改掉某些製作的內容、外包詢的價錢來了、有人詢問合約是否可以調整、老闆前天看了產品後有些希望改善的建議、某些事情要調整製作順序,這些事情可能是一個早上同時發生的。

若資訊只是在PM手裡,那事情可是會很難推動的。 且收到資訊的人可能散布各階層,不可能逐項請示,一定要讓他們能自主判斷並做出正確的行動。 所以最好是事前就把可能會有哪些訊息、且該以甚麼方式通知、多頻繁的通知,等等的規則定義出來。 一但某些消息收到了,收到消息的人就可以據此判斷該通知誰,而不用專案的負責人一項一項的裁示

你可能會好奇,這類資訊有辦法變成規則嗎? 當然可以。 比方說專案進度吧,大家總會關心專案狀況不是嗎? 但每個公司或是每個組織,老闆關注的點都不同。 所以當你知道這案子的目的為何、老闆大致會想知道甚麼訊息後,你就能在開案前規劃。 比方說,可能每兩周都得提供一個「實際狀況與Baseline比較的差異報表」,這要提供給高階主管看。 或是每一個月提供一個金流變動的報表,這要提供給財務主管看。 而每周則要跟專案團隊開會討論一下CPM計算後的時程變動狀況,如要徑是哪些工作、下周工作得注意事項等。 只要開案前稍微花些時間想一想,不就可以大致的歸納出案子中「誰需要哪些資訊」、「以甚麼方式分享」、以及「資訊分享的頻率」了嗎?

透過這方式,你可以確保基本的認知;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猜疑、私底下的詢問、或是小圈圈式的資料交換。 或許還會有甚麼遺漏,但也就可以日後再針對狀況Case by Case的來處理。

那這是常態性的資訊匯報,但例外事情的資訊交換及處理程序也很重要。 比方說出問題時要告訴誰,就是很常見的一個例子。 一但問題發生,大家也知道馬上要讓誰知道時,這問題被妥善處理的機率就會提高。 而若同時相關負責人也都在問題被處理好後收到必要資訊,就能降低案子被過度干涉的機率。

其他還有很多類似的狀況。 比方說做好的東西發現問題要修改,這要知會哪些人? 有哪些決策程序? 有人來請款了,那要查哪些資料? 誰可以查看? 誰可以做決定? 或是供應商說原來要的規格無法達到,想改變規格。 這OK嗎? 誰可以說了算? 而決定下了之後,是不是還要讓哪些人知道呢? 這些其實都是開案前就大概可以猜到會發生,也可以先立下遊戲規則,以避免衝突的事情。

另外呢,資訊公開放置在一個大家都知曉之處,或是溝通規則清楚明白還有個好處。 雖然有些訊息一開始大家不是這麼有興趣知道,但最少當需要時(如出問題時),大家還知道要去哪裡查閱。 尤其要避免讓資訊只在一兩個人身上,不然出了問題,萬一人不在現場或是早離職了。 那自然又會是慌亂的起因了。

只要相關訊息發佈的規則考慮周詳,並公開放置在人人都能取得之處。 那一但有任何疑慮時,最少大家還可以先取得一致的資料、了解一致的做法。 爭議或許還有,但就可以盡量降低了。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 請分享給您的朋友
歡迎「讚」一下我們的粉絲專頁,接收最新文章!
張國洋 Joe Chang

現為識博管理顧問執行長,也在台灣百大上市櫃公司擔任管理講師與專案顧問。歷年客戶包含工研院、台積電、廣達、富智康、光寶集團、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中鼎工程、建國工程、台橡公司、大同公司、三陽工業、TVBS、特力屋集團、城邦集團、誠品集團等。 為了對抗雙魚座的感性,一直在努力強化理性思維與邏輯思考。 相信邏輯發展能解構任何事物,並讓我們找到合宜的人生策略與方向。

Joe G+ ICON Joe LInkin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