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小故事

員工為什麼會對工作愈來愈消極?

一直以來,在主管課很常被問到一個問題:「部屬對指派的任務消極、推拖、覺得為什麼是我?要怎麼拉他出舒適圈?」其實我都建議主管,不妨先回頭審視一下自己的狀態,我認為有幾個關鍵的原因。原因 1:態度,你在指派這個工作時的態度是什麼?部屬問:「我現在很忙,為什麼現在要做這個工作?」你回答:「就老闆說的,我也覺得莫名其妙,跟他溝通過他也聽不進去......」

接受自己不適合當 PM 其實不是壞事

這篇的 PM 指的是 Project Manager 專案經理。最近在企業講課和客人聊天時,有兩個事件,讓我想寫這篇文。事件一:在全班都是菁英匯聚的科技大廠,我在談完 PM 要搞定不同利益的人,花時間做搞懂你的資源、工作的排程,還要依據現實的情況做彈性的調適,下課時間,有位學員跟我說:「老師,我覺得我這輩子都不要當 PM,還是繼續當工程師就好了」事件二:另一間也是非常厲害的公司,有位學員則是問我:「推不動進展而沮喪時,該如何調適自己?」

別讓自己活成了員工不想成為的樣子

去年年底到現在,已經有好幾位朋友跟我聊到決定年後轉職的計畫。這裡頭有些面臨工作無法突破、有些是越做越發現對原本的領域沒興趣、有的是想停損人際和關係的各種消耗、有些則是被高薪挖角⋯⋯如果我有時間,多半就會和對方多聊一下,也會多問問朋友和準前主管的關係,(這自然和我的經歷,以及工作職業病有關)

績效管理與應用|寧可沒有 KPI,不要亂定 KPI

績效管理時,KPI 並不是萬能仙丹。本文作者將分享KPI 做為績效管理應用指標,在沒有配套管理下,可能會帶來的問題,提醒大家:寧可沒有 KPI,也不要亂定 KPI。

【菜鳥主管成長日記】為什麼你比其他管理者更用心,卻還是帶不好團隊?

身為管理者的你,有沒有遇過以下這種困惑:你積極負責,親切友善,然而,那些看上去很悠閒、不管事的主管,卻反而比你更深得下屬擁護?此時,你的心裡一定是充滿委屈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大概率是因爲你把自己當成了下屬的「止痛藥」,而不是「強心劑」。止痛藥就是當下屬出現一個問題,你幫他解決一個問題,聽上去合情合理,但我們要知道,對下屬而言,比起你幫他解決問題,他更需要的是,「你給他解決問題的勇氣」,也就是強心劑。

【菜鳥主管成長日記】我的下屬比我還強勢?性子軟的主管怎麼推動不配合的同事?

許多年前,在我剛被提拔成主管時,我發現原本自己做的游刃有餘的工作,在有了一群「小幫手」後,我反而不知道該怎麼做了?我不希望用主管的身分去指揮他們,可是有時候該嚴肅的時候,反而覺得彆扭,太嚴肅的糾正他們鬆散的行為,還反被擺臉色。相信許多性格比較溫和,做事認真負責的主管,在管理團隊上,若遇到比較強勢的員工,心中多少也會和我有一樣矛盾的感覺。那麼,這個分寸要怎麼拿捏才不會變成進退兩難呢?既能融入團隊,又不至於管不動他們?

面試老看走眼多半不是視力的問題

今天被客人問到:「要如何減少面試時,常常看走眼的機率?」,我回答:「你以為是視力的問題,但事實上多是翻譯力的問題啊」,舉例來說,你以為公司需要的是「積極、擅溝通」(求職平台隨便都可以看到一大堆這樣的描述),我想問:請問「擅長溝通」到底是什麼意思?請問「積極」又是什麼意思?換句話說,你公司真的需要這樣的人的嗎?需要這樣的人究竟是要用來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