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量化的目標如何變得具體可行?從自信、溝通到職涯案例拆解

難以量化的目標如何變得具體可行?從自信、溝通到職涯案例拆解

(Photo by Mick Haupt on Unsplash

時間管理的課程中有時候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如果我們的目標感覺是很難以量化的,例如是某種感覺、態度的改變,或是某種長遠的理想,這時候,常常會覺得無從下手計畫,或是怎麼規劃好像都不對,找不到具體可行的方案,於是也就很容易變得拖延。

雖然我們知道應該把目標拆解到現在具體可行的方案,但是那些形而上的目標真的可以這樣理性拆解嗎?那些遠大夢想我先看到這個當下就足夠了嗎?

去年有一本好書BCG問題解決力裡面提到了一個「假說思考法」,當我們要解決一個重大問題時,是一直大量閱讀資料期待找到最好方案然後一口氣衝刺完成呢?還是先從目前可解決的問題建立假設來著手推進呢?前者很容易讓我們耗費時間研究,卻只用一點點時間執行,於是再好方案下獲得的成果也往往減半(更有可能在長時間研究後還是找不到最佳解決方案)。前者就像大海撈針,或者太完美主義而無法開始。後者卻可以讓我們更短時間獲得一點成果,然後逐步累積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面對形而上的、質化的、概念性的目標,或是面對一個長遠卻目前還有點模糊的大目標,我覺得也可以應用看看前述第二種邏輯:「先從目前可解決的問題建立假設」來著手推進。

並且,有些朋友可能會覺得這是不是在放棄?或者是在退而求其次?但正好相反,這樣的思維反而是更積極的先解決自己可以解決的問題,避免因為自己的心態或外在的環境所侷限,而在保持進化改變中要求自己逐步獲得更好的成果。

下面我就從自己實際接觸過的三種案例,來分析如何透過上述技巧,把難以量化的目標變得具體可行。

想要達成某種職涯目標,卻猶豫著現在自己應該怎麼做?

有一次在時間管理課程中有位朋友問我,他想定一個五年職涯目標,期許自己五年後無論在正職、斜槓中都找到自己有興趣、有熱情,也能創造價值的工作。但是他提到因為這個目標很長遠(而且其實也有點模糊,因為興趣、熱情等等概念都不太明確),所以一直在猶豫著不知道現在自己做的選擇到底對不對?也不能確定自己現在應該如何分配目前工作、斜槓的時間安排?

我們其實也很常陷入這種目標類型的猶豫中,想要找到現在最好選擇的想法,會導致我們反而難以開始任何事情。為什麼呢?其實這不是我們會不會計畫的問題,而是「一個五年前的選擇」真的有可能導致「一個五年後的成功」嗎?我覺得這樣的連結是不存在的,有幾個原因:

1. 在五年前世界做出的選擇,在五年後已經改變的世界中還是好選擇嗎?就算自己不變,世界也一定會改變。
2. 真的有可能因為一種步驟、一個策略、一個決定,然後成功就確定了嗎?就算我的行動是正確的,難道他人的行動、外在的變化不會影響我的成功嗎?
3. 有可能因為現在某個成功,就確保五年後、十年後依然成功嗎?沒有其他競爭者嗎?一個成功的持續效應有那麼長嗎?

所以想要找出一種現在正確的選擇導致多年後的成功,這樣的想法反而很危險,一方面是導致我們猶豫不決,因為很怕自己選擇錯了。另一方面是導致我們太理想化,缺乏變化。

那麼怎麼辦呢?其實未來自己理想中的職涯目標,是透過從現在開始一個一個階段的成果累積出來的,但不是有一種固定的ABCD流程,非得做出成功的A,才有後面成功的D。而是更像CBAD這樣,只要C是有價值的、B是有價值的、A是有價值的,累積下來,就有成功的D。

這些選擇應該會不斷改變,每個成果都會不斷修正,但也會持續為自己累積價值,才有未來那個想像中的職涯目標。

那是很多種策略、很多種選擇、很多種成果,但每一個階段都有創造價值才累積出來的。所以我們能做的最好方式,就是為現在自己的問題,設計一個策略來測試看看,在解決過程產生現在可以創造的有價值成果。那麼,我們就累積出第一個成果,而這就是往下一個累積成果邁進最好的方式。

那時候我是這樣建議那位朋友的:或許可以思考看看,先放下到底我現在應該怎麼做出選擇才能實現五年後的職涯目標。而是先想想看,目前自己實際正在進行中的工作、斜槓領域,遇到什麼具體的問題,而我如何設計一個解決現在問題的策略,來為自己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創造出價值。能夠做到這一步,其實就是未來職涯目標最好的累積。

而這也就是把一種長遠而模糊的目標變得具體可行的方法,一開始的、興趣看起來很概念性,但轉換成「如何為我現在遇到的真實問題先創造出可行價值」,那就從概念進入到具體做法了。

覺得自己不善人際溝通,導致工作不受重視,如何改善職場成就?

人際溝通問題看起來也是一個很難量化的目標,好像也很難找到具體可行的計畫,因為這似乎跟心態、個性等等有關。而當一個目標設定成跟心態、個性有關時,除了看起來很難量化也就很難計畫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一種問題,就是很容易因為把自己貼上標籤而陷入某種自我批評的循環。(延伸參考:如何減少自我批評?三個小步驟與工作人生案例

例如這時候很容易發生這樣的情況:我想改善自己拖延的問題,但是因為我很愛拖延所以列了待辦清單也無效、看到行事曆更想拖延、覺得事情很重要就有完美心態而想拖延,等等。或者我感覺自己不善人際溝通而工作缺乏成果,但我很難學習溝通技巧因為很怕交流,我很難團隊合作因為不想跟人在一起,等等。

這裡的問題在於,我們的某種模糊概念的目標設定,基本上否定了自己採取更多策略的可能性。

這時候可能很多朋友會認為,可是心態真的就是這樣很難量化、只能質化描述的目標呀?人際溝通、自信不夠、容易拖延就是一種概念不是嗎?這要如何設定具體成果來計畫這樣的概念?

我們就用一個古人的老智慧來切入這裡的問題核心,孔子的論語中特別提倡「仁」這類概念性道德,但是孔子是怎麼驗證一個人是有道德的呢?難道是從心態、概念上去驗證的嗎?論語中是這樣說的:「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意思是,我們是看那個人「做了什麼事情」,他的實際行為、他的理由、他創造的影響與成果,才能判斷這個人的心態。

這個意思就是,任何概念一定有其具體事情上的驗證。但更進一步的說,其實是我們做了什麼行為、產生什麼影響,才決定我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所以,或許我們可以試試看把心態、個性改變的目標,轉換成「目前我遇到的某件具體事情的問題解決」,這就是一種把看似不可量化目標,轉換成具體可行的作法。雖然你可能會想說解決這件事情難道我的個性就改變了嗎?但從前面的說明中我們會發現,我的個性改變不就是從我的行為體現的嗎?也是從我一件一件事情上的改變而累積出來的嗎?

例如我想改善人際溝通的問題,這時候我可能覺得學習人際溝通技巧對自己來說沒興趣又難如登天,要變成敢於社交與發言的人好像很難?但如果聚焦在「我在上次會議中因為沒有即時表達困難處,導致後續自己工作成果被責難」這件具體事情上,或許我需要改變的行為不一定是會議上勇於發言,或是勇於衝突,而是先練習看看在會議中被交付預期外的任務時,先回應「可否讓我回去立刻研究看看,然後把我的評估結果mail給您。」這並非是什麼心態或個性的轉變,而是調整一兩個具體行動,幫助自己工作可以減少意外,但卻會達到兩個效果:一個是工作成果會更好,這不就是我想要的價值。另一個是在別人眼中,其實我的那個行動就是一種有效溝通(只是並非我原本想像的長袖善舞的溝通)。

而且,說不定在這樣的過程中,一個一個具體事件與問題的解決,我們可以慢慢累積出更多適合自己的有效溝通的具體作法。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原來目標不是要變成一個很會人際溝通的人,而只是找出可以為我自己創造價值、又適合我自己的具體有效溝通方式而已。

想要變得更有自信,這怎麼設計具體量化計畫?

有句話說:「有什麼樣的信念,就會有什麼樣的作為」,但我更認為:「有什麼樣的行為,就會產生什麼樣的信念。」我並非否定前一段話,只是想更重視這兩句話的前後循環。我想表達的意思是如果想要建立某種強大的信念,就不可能只是在信念上去建立,而一定是許多符合信念的小行為才能累積出來。

例如有位朋友說他的目標是希望自己做事情更有自信,常常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因為各種擔心害怕,反而更容易去拖延更多的任務,而當拖延了更多任務後,就更沒有自信把這些事情處理完成。這樣的目標,是很難貼個布條提醒自己說「不要再拖延」、「對自己有自信」就去改變的。

那麼可以怎麼把這樣難以量化的信念,變成具體可行呢?

同樣的還是「先從目前可解決的問題建立假設」來著手,也就是解決目前最能解決的問題就好。

例如我先試試看「每週會議報告可以順利完成」這個小問題就好,練習看看怎麼拆解行動,讓自己能夠找到一些空檔去準備報告,測試一些行動讓自己會議中報告得更好,最後會議中的報告自己滿意,甚至獲得一點點稱讚。那麼這樣的一個小問題,有可能就是讓自己覺得:「我有自信安排時間做好一個工作任務」的開始。

小結:

「難以量化的目標如何變得具體可行?」問這樣問題的朋友,其實一開始可能有一種預設是有些概念性、心態上、個性上的目標是難以量化的,因為只能在內在上改變,或是無法確認現在可以導致最終成功的最佳選擇。

但是,心態取決於我現在做了什麼行為,未來目標取決於當下我創造的成果的累積。或許可以從「現在我到底遇到什麼真實問題?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並嘗試創造價值?」開始,那麼我們就找到了難以量化目標的具體可行做法了。

 

原文轉貼自:電腦玩物 (原文網址)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